智能手机到底是什么?首先,它是一台电话,然后可以处理各种数据、安装应用程序,实现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形式。不要忘记,它还是一台具有分享功能的数码相机。
手机拍照的流行是必然的。集成蜂窝网络的特性,为照片社交这种应用形式打下了基础,毕竟人人都喜欢分享自己美好的瞬间。当然,拍照技术和质量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视的,还原了一个清晰、真实的世界。那么,手机拍照是如何进化为今天的样子、未来又将如何呢?一起来看看手机拍照的发展史及未来。
伊始:像素大战是主题
世界上第一款拍照手机来自于日本,夏普于2000年推出的J-SH04,内置了11万像素CCD感光元件,配合其256色彩屏和数据功能,首次实现了即拍即发的体验,至此拍照手机开始进入发展期。
初期阶段,分辨率提升是主要的方向。从11万像素、30万像素到百万像素,仅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;除了日本本国,诺基亚、索尼爱立信、三星等厂商也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拍照手机提供商,手机拍照分辨率也逐级递增,从200万像素、500万像素到800万像素,其间也出现了诺基亚N95、三星M8800等众多明星机型。
时至今日,最高像素手机的记录由诺基亚Lumia1020所保持,虽然是两年前的机型,但4100万像素的夸张参数依然令人咋舌。通过超大面积的感光元件及高像素,不仅可实现大画幅照片输出,还能通过智能算法将照片裁切实现比数码变焦更好的变焦效果。不过,高像素意味着大尺寸感光元件,所以此类牺牲体积而提升画质的形式并未成为主流。目前手机拍照的主流分辨率集中在1200万至2000万像素之间,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拍摄需求。
发展期:不同的方向
在手机拍照发展期间,除了分辨率的提升,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发展方向。如果要说手机与数码卡片相机拍照体验的最大不同,可能便是光学变焦了。几百元的卡片相机都会搭载至少3倍光学变焦镜头,能够更清晰地拍摄远处景物,而手机往往采用定焦镜头,数码变焦的插值计算方式严重影响画质,于是一些手机厂商便想将手机与相机合二为一,解决这个问题。
历史上具有光学变焦镜头的手机相对来说还是少数的,远有夏普903SH系列、诺基亚N93i,近有三星GalaxyK,不论是采用内变焦还是伸缩变焦镜头,这些机型都可实现2-3X的光学变焦体验,但显然,它们的缺点也十分明显,不仅十分耗电,还造成了手机体积硕大,这与轻薄化的方向是严重背离的。
目前,内置光学变焦镜头的方式已经基本被厂商摒弃,但索尼、柯达以及一众初创厂商,则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——外接镜头。以索尼QX系列为例,基本上便是不具有液晶屏幕的数码相机,通过WIFI连接智能手机,使用App拍照并实现无线,其产品使用相机感光元件甚至是微单标准,可实现光学变焦或是外接不同种类的镜头。但显然,这仍是一种折衷的解决方案,依然不利于携带、使用起来较为麻烦,也无法成为主流选择。
现在:简洁体验+出色画质是王道
目前最流行的拍照设备是什么?数据显示是苹果的iPhone。由于其巨大的销量,再加上简单方便、画质不俗的拍摄体验,以及iOS平台众多好玩有趣的拍照及图片编辑应用,人们似乎不再需要让手机变得像相机一样。
除了苹果,三星、LG、索尼、HTC等厂商也均在不断尝试新的手机拍照技术,虽然各有成败,但基本上方向是一致的。智能手机需要在保持轻薄设计的同时,集成画质出众的感光元件及镜头,同时还需要先进的算法、对焦性能,实现综合素质较高的拍摄体验。所以,iPhone6、三星S6、LGG4、索尼Z4等机型,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拍照手机。
未来:更出众的画质及功能
那么,未来的拍照手机会是什么样子?虽然市场中存有众多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,但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,均致力于在不影响手机体积的同时,提供更出众的画质。
比如,索尼作为最大的手机拍照感光元件厂商,致力于优化感光元件性能,其IMX230拥有1/2.4英寸面积、集成2100万像素及相位差对焦功能,并可实现4K视频录制。获得2500万美元融资的Light公司,通过集成16颗不同焦距的微型镜头在一颗感光元件上,实现更好的低光画质甚至是光学变焦功能。谷歌的Tango技术,则致力于为摄像头添加景深功能,扫描场景深度获得数据,让智能手机实现更多3D场景式应用。
可以肯定的是,未来的拍照手机会像现在一样轻薄、时尚,但其拍照画质会更棒、应用性更强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卡片相机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,手机和专业相机会成为人们获得数码影像的主要工具。